来源:南京日报2020-07-20 09:34:00 热度:

南京妙用“大数据”精准打击违法违规“小化工”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妙用“大数据”精准打击违法违规“小化工”

南报网讯 (通讯员 李鸿雁 融媒体记者 杨欣 张安琪) 创建国家首批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省考”在即,南京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整治进展如何?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整治行动推进视频会议上获悉,南京依托市应急管理局“181”信息化平台和“网格化”机制,多部门信息联动,妙用“大数据”,已成功破获了多起非法储存、经营危化品典型案件,并全面扩线反查上下游单位116家。

“借助‘181’平台汇集的应急、市场监管、公安、水电多部门数据,我们以废弃厂房、偏远农村住宅为重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大大提升了整治效能。”市安委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数据中还藏着诸多“破案”线索。经过前期信息互通和综合研判,市应急管理局就在江北新区发现了一处位于乡村偏僻地区、隐蔽性特别高,从事非法生产储存经营危化品的“黑窝点”,随后联合公安、环保等部门实施精准打击,当场锁定相关证据。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中4名人员采取刑事拘留。

据南京市“小化工”整治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应急管理“181”信息化平台前期已经汇聚了130万市场主体的相关数据。“小化工”百日整治行动开展后,又新增了14万市场主体清单,公安、水电等部门的数据库也全面对接,“大数据”综合分析和研判能力大大提升。此外,市应急管理局还通过“181”信息化平台,分析危险品运输车辆异常轨迹数据获取线索,组织精干力量,突击检查了一家企业非法从事各类危险气体的配制、仓储、分装、销售。

“大数据”的威力除了来自于各部门的信息互通,也离不开基层网格员随时上传的即时数据。在以网格为单位开展巡查时,全市成千上万的网格员可以在“181”信息化平台“小化工”百日整治模块,直接勾选、上传线索及定位。

目前,“小化工”百日整治行动开展过半,全市已排查各类企业、小作坊、小窝点34.6万余家,发现违法违规“小化工”96家,处置(清理)完毕73家,拆除设备设施42套;妥善处置危险化学品1300余吨;消除重大危险源3个;责令停产(关闭)企业56家,立案查处36家,共处罚款147.2万元,党纪政纪处理29人,对7名责任人实施了强制措施。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