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汪滔不是个“聪明人”
从2006年建立大疆,汪滔掌舵的大疆创新(简称DJI)默默无闻走过了大部分日子,没有过多包装,也没什么游说;汪滔自己还曾用“偏执”的股权分配,让公司濒临分崩离析。
他甚至不喜欢别人在他面前过多提及时下火热的互联网概念。并非冥顽不化,而是在他看来,对一家科技公司而言,科研本身更为重要,而互联网仅仅只是个工具。
“套上互联网这层皮,感觉好像很高大上,但事情的本质还是掩盖不了;比如一件产品还是没办法将欧美变成核心市场,当它在中国卖饱和后,跑到一个更落后的地方,在一个更没品位的地方卖出去”。汪滔在接受网易科技的独家专访时说。
言下之意,似有所指。
DJI的产品在欧美很受欢迎,其拥趸不乏一些社会名流,包括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也有传言称,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为了DJI的无人机,买了台iPhone。
作为公司创始人,汪滔觉得这样的成果必然不是来自于某种商业模式的胜利。他的确对所谓“互联网营销”很不感冒,并坚持,起码DJI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花什么功夫,哪怕公司会因此过的更加顺风顺水。
汪滔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变得“聪明”
大疆无人机汪滔DJI大疆创新
机器人王国
虽然在外界眼中,DJI只是家无人机公司,但其未来可能并非与无人机的未来完全重叠。背靠着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深圳,DJI也许一开始就不满足于做一家无人机制造商。
在DJI纯白色调的新办公楼里,DJI副总裁潘农菲告诉网易科技的记者,去年《经济学人》曾将DJI的无人机列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5个机器人产品”之中,是入选的唯一中国产品,这让大疆上下振奋。
说到这里,这个腾讯产品经理出身的DJI高管,略显激动,如同是自己多年的苦心难得被人理解一般释怀。
同样做机器人的石金博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石金博与汪滔同出一门,是汪滔的师妹,她认为机器人需要完成感知、计算、传输、执行这四件事,DJI做到了,“在空中DJI无人机的自主规划、避障等等,已经在机器人范畴之中”。
而汪滔、石金博的导师李泽湘,是香港科技大学的一位机器人技术教授。围绕被誉为机器人产业基地的东莞松山湖,DJI、固高、李群等李泽湘门下弟子的企业,陆续成为机器人这一“中国创造”领域的代表公司。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