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在中国科技会堂的咖啡厅里,科大讯飞轮值总裁、研究院院长胡郁坐到了我们的面前。略微褶皱的灰色棉麻西装,领口敞开两个纽扣的白色衬衫,驼色休闲皮鞋……这位在人工智能界颇有盛名的科学家,全身上下的打扮就是一个大写的“休闲”,很难想象他刚还在镁光灯的聚焦之下领取了业内的一个年度奖项。
他应该给自己开发一个能够提供场合着装建议的AI(人工智能),我们腹议着。
于是,话题就从人工智能谈起。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胡郁畅谈了科大讯飞的机器人战略、讯飞超脑的最新进展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和问题,还聊了谷歌神秘的Atlas,以及让人头皮发麻的电影《机械姬》。
行为主义、迭代优化、深度神经网络……虽然他态度诚恳的笑脸,多少化解了话题的复杂程度,但这些不断出现的术语也在提醒着一个事实:他和他所在的团队所专注的,不是浮夸的商业理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科技。
机器人还在摸索阶段
Q:科大讯飞最新推出了完全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小曼。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您还对媒体说,机器人还没有达到大众产品的地步,科大讯飞目前不做机器人。一年时间,是什么让您和科大讯飞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A:关于机器人,我觉得分为3个层面,第一个是基本能力,比如运动、机械和外形,第二个是智能化、自动化的能力,比如说玩具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第三个是专业服务机器人。
这三个层面没有高低、难易之分,只是要求不同。比如谷歌的Atlas,被人推倒了还能自己站起来,这是运动的能力。再比如专业机器人,关键的是它要能处理具体的业务,为客户提供服务。
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就是要集合这三个层面的东西,其中核心是它的专业性。目前,科大讯飞自己研发的小曼身上,就集合了这三方面的内容。比如,它的运动层面是下面的机械底盘,保证它不会撞到人,这是第一个层面上的能力。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