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在无人机领域中,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院长、美国工程院院士VijayKumar可谓是一位神话级别的人物,他是空中机器人以及协作机器人的鼻祖,2012年他在TED的演讲《善于合作的飞行机器人》引爆了消费者对于无人机的想象力,也改变了大众对多旋翼无人机的“玩具”认识。在无人机大潮中,他的前沿研究也给予了无人机厂商诸多启迪(如Lily无人机的抛飞模式)。近日趁着VijayKumar来中国参加活动的机会,我们与这位无人机行业的大神进行了一番交流。
Vijay Kumar
Q:您第一次来中国是什么时候?
A:uh。。。(略作思索)大概是五到六年前吧。
Q:噢,对于无人机来说这相当早了。
A:是的。我们在2000年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到2005年的时候我们就做出了第一台飞行机器人,大疆是2008年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的。
Q:那么您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机器人并对其产生兴趣的呢?
A:我在读研究生决定未来科研方向的时候。我有接触到一个六足行走的机器人,当时这种在地上行走的机器人,无论是轮式还是足式的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在飞行机器人上仍然是一个空白。我最早做的是固定翼飞机,但问题在于很难搞到飞行许可,在城市里很难进行试飞。在经过了几年的研究之后,我们开始转向不需要飞行许可的室内。
Q:您如何看待机器人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A:技术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工业革命,机器人也不例外。毫无疑问,机器人会具有超人类的表现:他们计算比人类更快、比人类更快做出反应、定位精度更准确、重复性工作也比人类更好。举个例子,人类司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大约0.1到0.2秒的反应时间,而自动驾驶汽车的反应速度仅为人类的1/10。尽管如此,这不意味着机器人将代替人类,机器人的出现意味着我们需要去学习和适应使用机器人,并能让我们能够在完成一个更高水平上完成任务。要适应这一点,我们需要在教育和劳工方面增加投资,但我们现在距离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学习、决策和行动仍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不认为我们的机器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具有和人类相同的智慧的可能。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