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6-08-25 08:47:00 热度:

欧洲机器人专家专访(一):我的“机器人乌托邦”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机器人,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给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机器人能否提升生产力和就业、改善社会、使得财富共享?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与三位欧洲专家一起探讨机器人经济。本次访谈中,我们邀请了布里斯托机器人实验室的教授、机器人管理和伦理的专家Alan Winfield。他经常受邀探讨社会中机器人的角色,包括在世界经济论坛、皇家学会和皇家工程学院。

  你认为机器人会如何影响经济?

  一定是正面影响。但是围绕机器人和就业的辩论太两极化了。人们好像必须选择同意哪一边,或者是相信“机器人会抢走我们的饭碗”,或者是相信“一切都会很美好,新增的工作机会会超过失去的旧工作”。我们的观点是,这个问题没有一刀切的答案。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的程度,取决于那个具体的机器人和那份具体的工作。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排除大环境的因素。这是个相当微妙的问题。因此,很难说清楚平均来说,总体的就业数量会增加还说减少。

  关于机器人对就业的影响,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吗?

  我更大的担忧是人工智能,而非硬件机器人。知识工作者(律师、呼叫中心工作人员、翻译、数据分析师等等)受到的威胁更多的来自人工智能,多于体力工作者受到硬件机器人的威胁。机器人技术更难实现成熟和实施。而且我们能设想到的利用机器人的情景中,我们真正所需的几乎全是与人类共同工作的协同机器人。那是因为我们所做的体力工作无法完全自动化。能够完全自动化的工作——例如组装线生产——都已经实现自动化了。

  我们还应该思考哪些领域适合进行自动化。仓库和物流是机器人已经在发挥作用的一个领域。我们已经看到了Kiva和亚马逊的例子,但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这通常是低报酬的工作,而且非常耗费体力。我还能想到机器人在精准农业、作物收割和收获中发挥巨大作用。同时,我们也不希望人们因此而失业。

  如果人们失业了,我们该如何帮助人们度过转变期?

  我想可能会有针对自动化或者重新调配而进行的征税。因自动化而大规模裁撤低收入员工的公司对那些员工负有义务。如果公司不主动地——而且是慷慨地——通过重现调配或者培训来帮助这些人,那政府就应该介入。最后的办法是特殊税收。

  围绕自动驾驶车辆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也有很多争议,你是怎么看的?

  我们要看到自动驾驶车辆和卡车上路,估计还有很长的时间,技术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我们又回到了这个关键的问题:汽车是否需要人类的帮助,还是完全自动化的。最近特斯拉的死亡事故让我们看到,要求人类参与其中不是个好想法。如果你没啥事儿可做,就很难将注意力完全放在路面上,所以如果让一个人类司机随时出手、恢复对汽车的控制,这个想法是不靠谱的;这是个仍然无解的问题。特斯拉事故还让我们看到,机器人的感官系统还不够好,道路和高速路上还有很多,由于传感和认知的弱点,机器人会弄不清发生了什么。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