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2016-09-27 10:49:00 热度:

李德毅:人工智能创业不能只看趋势 抓到痛点再下海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9月23日,2016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做客新华网思客会,并接受了思客的独家专访,在专访中,李德毅院士对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术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本文根据专访内容整理而成。

  记者:今年浦江创新论坛的主题是“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您认为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这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两个轮子如何一起转?

  李德毅:我的实际工作告诉我,现在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我目前主要的工作是智能驾驶研发,社会上有人把它叫做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就是用创新的办法实现车的智能驾驶,把驾驶中持久、枯燥的工作交给机器来做,我们叫机驾,或者叫机器驾驶。人可干预,而不需要人整天踩在刹车,手放在方向盘上。科技工作者是从技术角度上创新,例如我提出一个新的事情,叫做“驾驶脑”,可以把驾驶员的驾驶水平、经验默化在一个机器里面。这个“驾驶脑”就成为机器驾驶的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它不同于雷达、摄像头,但是它能把驾驶员的工作代替。

  在我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科技创新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有体制创新的陪伴。例如我现在想找个地方做实验,我就需要得到许可,或者我想知道具体的车流,谁在干扰我的车,我迫切地希望政府部门、交通管理部门能够在体制上给智能驾驶科学研究创造环境。所以看到上海的嘉定城成为全国的第一个智能驾驶示范区,看到各方都在努力,我很高兴。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轮子”必须一起滚起来,否则我们在原地不动,就会落后于世界潮流。

  记者:中国目前是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要实现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最关键要解决什么问题?

  李德毅:大家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第一生产力释放出来就必须要有环境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体制创新是确保科技创新必要的基础条件。我觉得我们政府还是很努力的,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多次提到要重视人工智能与体制创新。今年的G20会议,这就是一个生动的体现。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