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亿欧2019-08-06 00:00:00 热度:

智慧停车东风利好,五洋停车借势同比增长47.12%

LX A i 中 国 网 Q

近日,智慧停车上市企业之一五洋停车发布了2019年半年报,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2千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12%。政策的红利在推动市场不断前行。

时势造英雄

今年是五洋停车上市的第五个年头,翻看过去五年的半年报我们不难发现,五洋停车的营收与利润一直在涨,2015-2019年间,整个市场处于上升的趋势,五洋停车的营收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除了2017年同比增涨率是12.26%以外,18、19同比增涨率都在30%以上,五洋停车的营收保持在高速增长的状态。 

从利润来看,五洋停车的利润走势与营收走势大致相同,且同比增涨率都在25%以上。其中2019年五洋停车的同比增涨率高达47.12%,处于行业的风口位置。 

从业务类型上来看,五洋停车的主营业务在散料搬运核心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工业机器人成套生产线、智能化机械式停车设备、物流及智能仓储系统、停车场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业务。2019年,五洋停车智能化机械式停车设备业务营收3.5亿,成本2.31亿,毛利率33.83%。停车场投资建设运营营收2.46百万,成本2.8百万,毛利率-13.82%。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2016年间,五洋停车迎来了一波爆发,营收和利润都有两倍多的爆炸式增涨。 

细究可以发现,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7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针对目前“城市小汽车保有量大幅提高,停车设施供给不足问题日益凸显”的问题,认为“吸引社会资本、推进停车产业化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改革创新、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并提出了支持停车产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 

而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起始年,随着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2016年上半年,五洋停车抢抓机遇,积极开拓停车场投资、运营业务。正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五洋停车才能在16年,其他三大主营业务亏损2.17千万元的情况下逆势增长,实现营收2.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8.79%的佳绩。其中自动化车库业务新增营业收入1.33亿元,占比53.18%,成套生产线业务新增营业收入5.93千万元,占比23.65%。这也导致了16年五洋停车主营业务构成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发生重大变化。 

英雄战时势

根据2019年1月12日,公安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小汽车保有量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小汽车保有量已突破两亿。我国未来还存在5000万个停车位缺口。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与增长和城市土地空间有限等问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城市停车困难的痛点。 

清华同衡规划院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王杰曾公开表示,要想解决停车问题,除了“开源”填补车位缺口,更需“节流”。在单位时间内车位利用率越高,减少车位资源浪费,对城市交通拥堵舒缓的帮助就越大。运用智慧停车技术,可以使交通拥堵减少30%,无效交通流减少12%至15%,寻找车位时间缩短6分钟至14分钟,使政府、企业和民众实现三方共赢。 

16年之前五洋停车业绩一般,市场担心五洋停车业绩做不出来。但在政策红利及行业积极变化推动下,五洋停车业绩开始加速。2019年上半年,五洋停车紧紧围绕“智造+停车资源+互联网”的战略来面对火热的智慧停车市场并采取了两大措施: 

一、在获取“停车资源”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智能制造”和“投资运营”双轮驱动。

上半年公司通过产业基金对长安停车的整体收购,以此为契机,构建五洋停车投资运营板块,设上海、天津、北京、东北、云南、江西、重庆、山西、华南、福建十个区域公司,组建专业的投资团队、技术支持团队、专业运营团队,实现投资、建设、运营专业化分工。长安停车是国内最大的商办停车场专业运营商之一,在全国范围内运营管理30多个停车场,包括北京阿里巴巴总部大楼、北京西客站、上海绿地中心、海外滩等知名地标建筑。

二、聚焦核心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方向

2019年上半年,技术部门实施研发项目二十多项,项目主要来源自市场客户的需求和公司前瞻性布局,通过研发扎实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根基,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上半年专利申报超过20项。五洋智能立体车库智能存取终端功能进一步拓展,实现了人脸识别、车牌存取、指纹识别、刷卡存取、在线二维码等多种方式存取车。 

“逐鹿”智慧停车

2018年以来政策再次发力,2018年9月,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城市停车场建设”;2018年11月,北京交通委员会联合市规划委员会等9大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机械式和简易自走式立体停车设备安装及使用的若干意见》,2018年12月,深圳立法指导立体车库发展;2019年7月,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对停车场设施建设,有望促进各地加大立体车库建设,带动行业景气持续向上。 

这也引入了更多的竞争进入这个行业,除了传统停车管理公司,初创企业、跨界企业以及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等)都在争相涌入。2018年2月,蚂蚁金服2亿元战略入股捷顺旗下子公司顺易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智慧停车业务。同年8月,厦门科拓股份宣布获得腾讯产业基金一笔战略投资。除此之外千方科技、银江股份等老牌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智慧停车产业。 

虽然玩家众多,但智慧停车仍然是一个新兴行业,各家都在不断探索中,远没有达到市场竞争的格局。对于目前的智慧停车行业来说,仍有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在三线及以下的城市,许多体量较小的硬件设备生产商依然有生存空间。 

但智慧停车是一个重视B端客户、重视车场流通效率、事故服务能力的行业,势必对精细化服务能力有所要求,强资源、强运营、强商务的大企业会更有优势。一线城市有数量更多、频次更高的服务响应需求,成为智慧停车企业争夺之地。 

未来两三年,智慧停车行业会进行一股兼并潮,行业的整合将会加速。谁能收割智慧停车,我们拭目以待。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