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24日2019中国(华南)国际机器人和自动展览期间,国内企业纷纷登场,展示了企业设备的智能实力,并为更传统的制造企业尽快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提供解决方案。
“企业产品的精度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次我们在展会现场,将重点关注国内品牌的高精度智能生产设备。中国机器人具有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整体优势,更多的中小企业可以实现工业变革升级。”来自广州中型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表示道。
近年来,国内自主品牌相继“突破包围”,从内销到核心技术的研发、海外出口、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
展览会上,东莞市必地机器人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鹏向记者表示:“与进口机器人品牌相比,我们的研发团队能够应对国内市场,迅速直观地理解国内企业的痛点,提供更准确的解决方案,更迅速地应对。”与五年前进口机器人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不同,现在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欢颜自动化设备 (上海)有限公司华南区销售总监杨育磊向记者介绍“将核心部分研发出来,就降低了成本。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RV精密减速机发挥着 ‘核心中的核心’的作用。进口国外RV精密减速机,不仅采购量受限,并且大多数内资企业采购精密减速机的成本往往要比国际巨头贵一倍还多。鉴于此,欢颜致力于精密减速机国产化生产,用自研产品代替进口,并用优势机器人设备打开了国外市场。”
如今,3C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依然是国产机器人的主要市场, “在汽车零部件和3C自动化的终端落地应用上,最难的部分在于如何将上游机器人、中游的工艺设备和下游的系统集成的产业链打通,而我们已在螺丝拧紧等优势领域上做了最终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这对终端用户来说,更能够提高效率并一站式解决别人单一方面不能解决的问题。”本土企业苏州铂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毅对记者说。
据行业专家表示,中国有大量的行业应用场景是国外没有的,很多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度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但是对技术要求却并不低,这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突破点,也给我们带来大量的潜在机会。
核心技术仍是软肋
“市场是决定产品的惟一标准,我国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局面仍亟待突破。”业内人士指出。
“虽然拥有自主产权的RV精密减速机,但研发设备还是需要进口,用国内设备目前还做不出高精度的RV。”杨育磊坦言。
“想要获得客户对产品的认可,需要有客户认可的零件,郑州领航机器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坤表示,“由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中的传感器仍需要进口,这主要在于大多数客户对国外品牌稳定性的认可度。”
别家公司深表认可,即使是由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为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出示解决方法,制造业企业也经常会规定:某某某机器设备必须得用某某某生产厂家的。杨育磊表示:“欢颜以追求极度稳定的技术研发为方向,每年将企业营业额的20%用于研发,仅RV精密减速器的初始投资就达到1.5亿元。大多数企业还表示,他们加快了技术研发和战略布局,特别是加强了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技术和质量。”
核心技术缺乏的实质是核心人才的缺少。根据教育部和其他部委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0年,中国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人才缺口将达到300万;到2025年,人才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450万人。尽管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机器人技术研究和本体开发的方向上不断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仍然存在不足。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