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02-22 09:01:00 热度:

财报发布后 搜狗王小川谈了谈百度、人工智能和上市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昨天刚出的搜狐财报,在广告业务、在线游戏的一片亏损中,只有搜狗还在坚挺着相对平稳的增长趋势。2016年全年,搜狗营收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非美国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达6.4亿元人民币,根据最新汇率约合9300万美元,相比2015年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下滑7%。其中,2016年第四季度,搜狗营收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

去年中国的搜索市场上风波不断。“魏则西事件”后,对于搜索引擎内容推广是否应定性为广告的争议引起了广泛讨论。《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不仅规范了搜索广告的定义,也对搜狗的利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是本季度有点下滑的主要原因。但王小川对下个季度的财报保持乐观的态度,认为会有一定的增长。

财报发布后 搜狗王小川谈了谈百度、人工智能和上市

今年年初,微软“华人第一高管”陆奇空降百度,百度人工智能“小度”参加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与此同时,搜狗的人工智能“汪仔”也开始亮相在公众视野当中,第一站也是一个与人类争锋的电视节目——《一站到底》。

同处于搜索行业,王小川如何看待现在的百度与搜狗的区别?百度将人工智能定为核心战略,搜狗又达到了什么样的成就?推出英文搜索后,搜狗怎么进一步寻求搜索份额的突破?这些都成为了亟待王小川解答的疑问。

以下是搜狗CEO王小川与搜狗首席科学家许静芳在记者沟通会上的全文速记,我们疏通了一下文字,划了重点:

王小川:挺高兴有机会和大家面对面谈,有段时间我们和媒体没有亲密的接受任何一个这样的访问。回顾从2013年到2016年,13年搜狗与搜搜合并,到现在已经三年的时间。

我第一个感慨是,搜狗搜索活下来了,2013年合并时,360的一些言论,说中国搜索市场只能容纳两家,没有第三家的事情,表达第二家是他,现在看起来,在中国百度依然还是很大,此外搜狗是唯一一家既有PC搜索也有无线搜索,市场份额、收入利润在上升的公司。这也是我们活下来,而且不断地有更多竞争力的原因。2016年利润是6.4亿人民币,其中投入到很多领域去,在搜索行业算是活下来的。

具体看量,我们可以号称叫全球第三大搜索引擎,虽然只做中国市场,因为Google最大,百度第二,我们第三,从搜索量排是在第四,后面才是其他家引擎,想说量上中国市场是最大的,在国内第二,在全球排第三的位置。

2015年,我们发布了微信搜索和知乎搜索,2016年,我们发布了明医搜索和英文搜索,慢慢开始和百度走向不同的道路。大家用微信会用一些。我认为,医疗搜索和英文搜索是通向未来两个很重要,可以展开无限想象力的事情,通过微信搜索和知乎搜索基本固定了形态,在医疗往下出现自助诊断甚至分诊,能够让用户真正明明白白看医生。现在大家拿着化验单可能不知道什么意思,给你个诊断方向你不知道怎么办,或者发生头痛感冒不知道怎么办。这是借助大数据下,在AI分析里逐步走向辅助医生或者让用户和医生之间建立更多信任的工具。我们知道,国内之前有很多做医疗的创业公司,基本觉得把这个市场做坏了,把医院医生搞得很疲惫,因为大多数逻辑,是希望医生脱离医院出来在线做诊断,他要形成对用户的吸引力,也要建立后面的商业模式,这是原来的一点。

但是我们没有这个需求,因为我们本身有用户,用户需要解决诊断的问题。我看到一些医疗机构,大部分来讲,上不接用户,下不接医院,就是医院不是他的,用户也不是他的,在中间是没有竞争力,他想把医院拉到自己这边,吸引用户,医生是没有办法独立于医院的,这是之前创业者出现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用户,我们代表用户找到医院,找到医生,这样的模式能够真正有机会成立。而且我们在医疗上也没有创业公司赚钱的压力,因为对我们而言,只要用户认可搜狗搜索,有足够大的搜索量,搜狗搜索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只要量大,给用户搜索产品就行了,而其他创业公司会面临压力,第一是没用户,第二是基于资本压力创造赚钱的模式,这也使得搜索引擎公司在医疗服务里能找到自己更好的位置。

我会认为百度会变得更难,因为百度现在毕竟市场份额大,他会把广告模式转成免费为用户提供多种咨询的模式,收入会下滑,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压力,这是关于医疗上的思考。

另外,我们从英文搜索走向海外搜索,这周内我们会有两个升级,一是英文搜索升级成海外搜索,最后搜索的结果也是用中文呈现,以前我们大家谈到的事情是,去年有几十个院士跑去给习近平写联名信,希望能对谷歌网开一面,如果科技工作人员不能用谷歌搜索海外科技信息,中国和世界是脱节的,国内的科技发展就会受制约,我们可以不看国外的美剧、韩剧,但在国外科技、信息层面不能落后。但我认为不够,即便开放的Google,但大部分人是用中文的,而世界上非常多有益的信息,包括医疗信息、科技信息,甚至大家言论上的讨论都发生在英语世界里。

在这种情况下,把英文变成中文以后,我相信,98%的中国人才能更好享受全球的内容,因为我们最强的是语言部分。正好这个时代到了,去年在AI爆发一年到年底时,翻译技术是突飞猛进的,比原来的翻译有快速的发展,就像语音和图像突破,翻译技术突破了。因此,我们有机会把翻译和搜索做一个联动,因此我们说搜索全世界。一个中文输进去我们现在开始搜索的是全球的英文,然后我们未来考虑把全球的日文或其他文字的信息都搜索到,这样会构成一个独有的竞争力,这是Google并不care的东西,因为英文是他们的母语。这种情况下,在翻译上更多是秀研究的肌肉,Google秀8国语言的互译,秀的是如果没有语料,没有中文到德文的,只有中文到英文,英文到德文,我是不是能做中文到德文的翻译,他们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和我们的目标不一样。我们是实实在在希望通过翻译技术把搜索做得更好,海外搜索也会成为搜索竞争中的差异化。

第一次从微信内容开始,我们开始和百度不一样,开始有了知乎、明医和海外,这周升级完之后就可以完全用中文完全浏览世界的网页,不仅是搜索的词用中文搜索,结果也用中文呈现,点出去的链接也全用中文来看,在一些场景里应用也更加方便。我们内心对这个事情有蛮高的理想,先不说赚钱的问题,因为地球上中国人是最多的,但是我们很不幸,在200年来发生的变化,英语成为世界主要沟通的语言。这么大的人群和世界主要语言有隔阂,使得用中文搜索世界,我认为,对中国整个大的复兴、成为世界主旋律的一部分是有历史意义的,我们内部叫重写《通天塔》的故事。《通天塔》就是讲语言不通,使得各个国家的人没法联合起来做事情,语言通畅了之后会带来一个新文明,就像发明火、发明电一样,所以我们2016年在搜索做了很多的工作,从AI也是武装到牙齿。

去年有个很著名的AI媒体负责人跟我聊,中国现在有两家是在AI上最努力做报道的自媒体,其中一家问,搜狗要转型做AI了,我听了一肚子火。因为搜索其实就是AI,它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去思考,搜索引擎变得很聪明,能够帮我们选择出更好的页面来。陆奇刚刚去百度,放出一句话,说搜索是AI最好的场景,搜索和AI是天生在一块儿的。今天在做AI的很多公司,大规模做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面,人才方面也都是找搜索公司去要人。因为有了深度学习之后,会使得搜索场景有更好的武器来满足,甚至升级这样的能力,而我们内部的员工大部分受过正统的训练,怎么用这种数据和方法,大家都知道怎么读论文去提升,我们没有Google或者DeepMind那种能力里面,属于开创出新的算法出来,但基于上面的算法去改良的能力是足够的。

AI里,我们在翻译里面是往前在走,输入法之前也是很容易地开始做语音输入、图像输入,我们现在语音输入量是全中国最大的,而且比其他家加起来还要多的份额,1天2亿多次语音识别请求。在AI时代里,大家的理解不只是语音和图像,AI里面最难的地方是人的思想和知识的学习,不仅是图像的识别,语音的识别,人最宝贵的不是图像和声音,人的难点在于知识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靠语言体系来支撑的,靠语言来支撑对知识和思考的表达。搜狗在这里面天生是两个场景,一是输入场景,让大家用语言表达,二是用语言获取信息。因此,我们在AI场景里细的分类是分在自然语言里,自然语言代表了对知识和思想在这里面的人工智能,这里面是人工智能最难的一块。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