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搜狗发布2016全年财报及2016第四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显示,2016年全年,搜狗营收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非美国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达6.4亿元人民币。其中,2016年第四季度,搜狗营收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
对于这几年的发展,王小川最大的感慨是:搜狗搜索活下来了,同时也是唯一一家既有PC搜索也有无线搜索,市场份额、收入利润在上升的公司。
而在以“自然交互+知识计算”作为长期核心战略下,搜狗不断加大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在接受环球科技采访时,王小川透露:如果与谷歌和百度做对比,我们有信心比他们做的要好。
1.8亿建研究院 人工智能与搜索早已密不可分
2016年4月,搜狗向清华大学捐赠1.8亿元,成立了中国首个校企合作人工智能领域研究院——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进行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的研发,并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智能问答等方面相继取得突破与产品落地。
从2016年全年财报来看,无论是在营收44亿人民币,还是在净利润达到6.4亿人民币的情况下,1.8亿的研究投入都不是一笔小数目。而这1.8亿的产出比更是令人关注。
2017年2月,搜狗和清华大学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联合研发的问答机器人搜狗汪仔正式登陆江苏卫视《一站到底》,在挑战中战胜真人选手。此次挑战的复杂性和难度远高于此前IBM Watson等参与的类似人机比赛,而搜狗的1.8亿投入似乎也有了更为直观的效果展示。
王小川为何执着于人工智能?
在王小川看来,搜索和人工智能早已密不可分:“搜索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搜索的基层属性,而搜索也是人工智能最好的展示场景”。尤其是在深度学习技术获得更快的发展之后,搜索场景也有了更好的工具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搜索的输入方式上,语言成为了除键盘外的第二选择,而在业内看来,语音识别才是人机交互的发展未来。如何让机器更加自然的理解人类的语言,实现人机交互的自然对答,也是目前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王小川透露,搜狗每天的语音识别需求已经超过2亿人次。语音搜索已经有了市场基础。
在人工智能时代里,最难的地方不仅仅是图像的识别和语音的识别,而是人的思想和知识的学习,同时人最宝贵的不是图像和声音,人的难点在于知识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这种能力是靠语言体系来支撑对知识和思考的表达。而搜狗在这里面是两个场景,一是输入场景,让大家用语言表达,二是用语言获取信息。
“我们在人工智能场景里细的分类是分在自然语言里,自然语言代表了对知识和思想在这里面的人工智能,这里面是人工智能最难的一块。”王小川解释道。
搜索和人工智能是一体的,而想做好搜索,人工智能是必然要突破的技术道路。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