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支持企业更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普遍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机器换人”力度。
在惠州市恒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生产车间,一台台自动化生产设备正开足马力,忙着赶制订单。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偌大的车间里,只有不到10名工人在机器旁巡视。
“以前一条线需要28名工人,改造后只需要2个人。”恒泰科技董事长曾贤华介绍,随着市场对锂电池需求量增大,恒泰科技去年投资900多万元进行自动包装、注液生产线改造。尽管产量较之前大幅增加,但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恒泰科技自动化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田铁流 通讯员陈红旗 摄
随着惠州市大力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行动,加大智能制造示范推广,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机器人应用如火如荼。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推动375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39.7亿元,增长32.4%,总量居全省第2位。
在工业4.0时代,越来越多惠州企业通过工业技术改造,开启“机器换人”时代。对此,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支持企业更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普遍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机器换人”力度。
通过技改生产周期从35天缩至17天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改造、“机器换人”成为不少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化生产的法宝。
恒泰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聚合物锂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企业。
“有的锂电池很小,特别是用在智能穿戴、蓝牙耳机等产品上的锂电池越来越小,工艺要求越来越精细。”曾贤华介绍,靠传统的手工制作,不仅效率低,产品不良率也高。
如何从行业内的“追随者”变成“引领者”?恒泰科技着眼于“智能制造”,大刀阔斧地开展技术改造。
去年,该公司投资900多万元,完成了小方形电芯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打造国内首条迷你电池自动生产线。记者在生产线上看到,一颗颗不到1厘米见方的锂电池,已包装成型,进入检测环节。
“由于产品特点、性能等不同,尤其是恒泰做的迷你电池自动生产线,国内没有可借鉴的对象。”曾贤华说,为设计制造出符合要求的精细化设备,恒泰科技往往要与生产厂家一起联合开发,实现需求与制造的精准对接。
“经过自动化改造,不仅是一线工人数量减了下来,生产周期也大幅缩短。”曾贤华介绍,以前从投料到产品正式交付客户,需要35天,而现在只需要17天。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