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包括伯朗特在内的12家广东机器人概念企业的“东风”来了!
近日,广东经信委决定,2017年继续推行机器人发展专项行动(自2015年起),并制定目标——全年新增应用机器人2万台,力争全省机器人制造业产值达600 亿元。为此,2017年,广东将完善工业机器人保费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
莞深包办9家 重点补贴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医药等下游应用行业
“机器代人”步伐正在加快。东莞市蓝创捷特佳电子有限公司高管曾建华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现在几家企业的人凑一块,经常聊的不是在哪里招了多少人,而是自动化改造后的精度和效率如何,侧重点变了”。他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本原因还在于劳动力成本上涨趋势的不可逆,但直接原因是工业机器人应用门槛的降低和带动效应,这让更多企业愿意尝试。
2017年,广东将完善工业机器人保费补贴政策,在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医药、陶瓷建材、金属制品、民爆等行业中,优先推广机器人应用。
去年,广东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5.2%,新增应用机器人达2.2万台,总量超过6万台,保有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
广东经信委提出,到2020年末,广东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要超过30万台。
按此速度,来自广东东莞的新三板企业伯朗特(430394.OC)应该会看到实现当初定下的工业机器人产量目标的曙光——2020年产5000台,2025年产10万台。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新三板共有12家来自广东的机器人企业,其中,深圳和东莞分别有5家和4家,其余分布在汕头、广州、中山。
据2016年中报显示,上述12家企业中有7家盈利,其中华意隆、伯朗特、恒鑫智能最赚钱,净利润分别为1270万元、942万元、615万元;中源智人、繁兴科技、统一智能亏损最大,分别亏1516万元、793万元、367万元。
伯朗特:机器人界的“泥石流”
伯朗特2014年7月挂牌新三板,要说这家公司在广东省的机器人企业大军中“知名度”相当高,虽然按照2016年上半年的营收情况来看,伯朗特以营收6777万元位列第三,按净利润排序其以942万元排在第二,但其“折腾劲儿”绝对排第一!挂牌2年多来,伯朗特用351份公告不断制造热点,猛刷存在感。
看看其过往事迹:
在其净利不足900万元的时候,伯朗特就已扬言要在新三板融资105亿,中间却因为实控人尹荣造的一篇鸡汤文《7000个千万富翁将在10年后诞生,是你吗?》流产了,还因为信披问题被股转“约喝茶”;
在营收1.29亿元的时候伯朗特说我们到2025年实现销售机械手3.5万台,工业机器人10万台,营收百亿级。吓得主办券商赶紧发风险提示;
今年1月22日,伯朗特旗下一公众号发文表示,伯朗特要给全体员工涨年终奖,说,格力每人每月加工资1000元牛逼吗?按照伯朗特出台的年终奖制度,未来三年,就连清洁工阿姨、厨房大姐、保安大叔都有机会拿到过万年终奖!
现在好想知道他们公司还招不招清洁工?毕竟随着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的推进,伯朗特的豪言壮语万一就实现了呢~
华意隆:这可能才是机器人界的一股清流
与伯朗特的高调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低调的不像个机器人企业的华意隆。
深圳华意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1月挂牌,是一家主营研发、生产和销售逆变焊割设备及相关自动化装备的企业。在广东省12家挂牌机器人企业当中,华意隆以2016年上半年1.34亿元营收和1270万元的净利润居首,营收同比增长137.36%,净利润同比增长167.47%。
都说闷声发大财,华意隆也许是个好例子。同样是2014年挂牌,华意隆的公告要比伯朗特少了近一半。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