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06-16 17:23:00 热度:

国产机器人已然“发烧”?引导与规范将是治理良方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近年来受益于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国产机器人发展迅速。但是在火热的背景下,低端化、过热化已经成为国产机器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未来,政府与行业亟需对此加强引导与规范,以促进国产机器人良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机器换人”需求不断增长,制造企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提速,我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从而,我国国产机器人企业也如雨后春笋,很快就布满了神州大地。

  国产机器人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局面,目前已经形成了100余家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其中有40余家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形成了具有机器人概念的高技术板块,全国各省市地区正在建设和筹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超过40余家。

  据统计显示,自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后,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攀升。2014年全国销售工业机器人超5.7万台,增长54%;2015年销量增至6.8万台;2016年机器人安装量更是高达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

  在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曹钢介绍,根据相关统计,2016年全年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已经达到了7.24万台,同比增长了34.3%。今年1-4月份,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是35073台,同比增长51.7%,增长幅度很大。

  行业分析机构预测,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10.2万台,累计保有量将接近45万台,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的不足5%,增至2017年的30%以上;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80万台以上,潜在市场需求价值近5000亿元。

  目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91个行业中类。2016年,3C(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在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中占比分别为30%和12.6%。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