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12-12 10:06:00 热度:

包裹背后的“黑科技”:无人机配送 机器人送上楼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包裹背后的“黑科技”

你能想象吗?在不久的将来,快递包裹能自动“跑”到你身边。

坐在写字楼中的你,收到“快递已被机器人领取”的信息后,只要在App中输入工位号码,稍等片刻,机器人就能自动规划路线、上下电梯、巧妙避开障碍,来到你面前。此时,你只需经过人脸识别、在线支付等步骤,就能取走货物,轻松方便。

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想象。12月11日,在京东物流主办的“2017全球新一代物流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王微指出,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创新的时代,形成了以无人机、无人车为代表的新型供应链体系,中国物流已经走过靠体力运输的劳动密集型发展阶段,正在朝着装备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事实上,这样的智能物流产品在近几年已经频频跳上舞台。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评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网购,正在赋予商家、网民、电商平台全新的感受。

智能分拣解放双手 仓库有了“聪明大脑”

自从与300个“小黄人”为伴,梁凤霞的双手就被解放了。以往,这位分拣线的组长要拣货、扫描、贴标签,总担心忙不过来。现在,只要将由机器打包好的物品放在“小黄人”身上就行了,其他步骤都交给“聪明的”机器去处理。

在京东华南区麻涌分拣中心,1200平方米的空间上,300个黄色智能分拣机器人忙碌不停。一段视频中,编码为“90”的“小黄人”领到货物后,自动识别运单号,根据物品将投往的地区,沿着路线投进地下一层的货口,它们每小时的处理能力能达到1.2万件。每个货口对应不同的站点,货物装满后,会被自动运输到货车上——这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分拣员工从300多人减少到40多个人。

这些分拣机器人也让作业环节减少了一半,“货物分拣更及时、准确,分拣环节的减少让货物搬运次数相应减少,货物更有安全保障。”一位员工说。

“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创新的时代,表现在物流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等领域,中国物流已经走过靠体力运输的劳动密集型发展阶段,正在朝着装备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王微在峰会上说。

类似这样的智能仓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建设。

顺丰精准地预测热卖商品和热卖地区,让商家提前将“双11”货品存放在不同的城市仓库;京东物流在无人仓系统中应用了包装材料的算法,缓解人工打包中出现的“小商品大包装”现象,从而实现绿色低碳。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发布“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名单,京东、顺丰等10家单位的物流基地入选。中国仓储协会副会长王继祥称,智慧物流真正的魅力应该体现在它的快速传导和信息互联互通上,“无人仓”是快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无人配送时代,来了

一架载着快递箱的无人机放慢飞行速度,缓缓落在江苏省宿迁市张圩村街道办的一块绿色投放区。

“货物已到。”配送员朱慈洋远程汇报。

“调度中心收到。”京东智慧物流全国运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回应。

纸箱中是五户村民订购的日常用品,过去派送完毕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只需要20多分钟。

对于这样的场景,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说,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愁销售,信息时代到来后,消费者成为中心,物流逐渐围绕用户体验而设计。他还透露,无人配送站点会在近期开始运营,京东将打造一个仓储、分拣、运输、配送、客服全供应链环节的无人化的智慧物流体系。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