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价格战”似乎不可避免。一些相关企业纷纷想要通过降价来扩大市场份额,甚至有些工业机器人售价已经降到了3万块以内。当然,能薄利多销固然是好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3万块的工业机器人真的有利可图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3万块以内的工业机器人到底靠什么赚钱。
伯朗特——28500的六轴机器人
说起低价策略,大家应该首先会想到伯朗特,2017伯朗特推出的28500元的六轴机器人裸机价,对于业界来说,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
28500元的六轴机器人利润在哪?伯朗特董事长尹荣造表示,目前伯朗特一台机器人基本亏一万五甚至更多,正想办法先从亏15000降到亏5000,未来能否扭亏为盈的核心,就是“国产化”。
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机器人行业的产值规模增速低于销量增速,市场呈量增价减的趋势,本体市场的价格将持续呈下行趋势;寻求最优成本控制途径是中国企业致胜的关键。
尹荣造预计,国产机器人经过三五年的投资和孕育,在很多细分领域和供应链上已经慢慢崛起,有了应用优势后只需一股助力,将本体激活之后,供应链也被激活。
他阐释了其中的资本逻辑是,当做到一台机器人亏5000元,亏20万台机器人,亏本周期大概为3-5年。到了2020年,等机器人产业基本成熟。一台机器人配六个马达、六个减速器,20万机器人就会用到百万级别的马达和减速器,以此重构产业链。随着产业越来越大,作为标准化执行元件的每台机器人就可以赚5000元,从而每年可赚20亿。目前伯朗特正在做的就是集聚供应链资源,为后续扭亏为盈蓄力。
除此之外,为了降低成本,伯朗特还有另一招,那就是并购。
据统计,除了并购失败的,2015年至今伯朗特已经成功参控四家机器人公司,分别是:东莞市畅利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力匠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华成工控和广东造裕智能装备机器人有限公司。
通过并购“资源共享,发挥协同效应,将公司打造成性价比优质的本体制造商,掌控强大的下游应用商队伍”是伯朗特的如意算盘。
对于公司的发展前景,董事长尹荣造表现出坚定的自信。他给伯朗特制定的目标相当宏大,2025年伯朗特要实现百亿营收,控股100家以上智能制造企业;2058年要实现万亿伯朗特。2017年,公司营收3.6亿元同比增长73.34%;净利润4667万元,算了一下,距离第一个百亿营收的小目标,目前还差96.4亿。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