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日剧《下町火箭2》中,男主角佃航平(阿部宽饰)的「佃制造所」开发无人自动拖拉机,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协助农夫耕作的热血故事,在现实生活也正在上演。
▲《下町火箭2》官方剧照。
大阪主要的农业机械业者久保田、洋马正开发自动化农机,由人员在农田旁操作,就能让农机30分钟内来回耕作20次,为社会高龄化后的农业工作人力短缺问题预作准备。
工作时间平均减少2天,节省劳动力
2019年7月底,在富山县高冈市一辆橙色的久保田自动拖拉机正在田地里耕种,工人只需在附近进行遥控,不必亲自驾驶此拖拉机。
▲洋马的自动拖拉机“YT5113A”
透过遥控器操纵拖拉机,并且利用追踪卫星的定位系统(GPS)掌握位置信息来规画工作路线自动前进,结果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就来回耕地了约20次。
利用机械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ICT)提高农业效率的「智能农业」已进入实用阶段。
大阪主要的农业机械总部久保田和洋马,先后在市场上推出了配备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拖拉机。随着农民的短缺和高龄化问题,日本对于农业尖端技术的使用期望越来越高,利用云端管理种植状况和施肥量等数据并提高盈利能力的服务也变得普遍。
暂且不提人力耕作,在田里时,即使是传统的拖拉机也会有几十厘米的作业误差,但最新的自动机械拖拉机的作业误差距离则在5厘米以内,准确度大大提升。对于水稻种植中最重要的水资源管理,也引入了一套系统,透过操作智能手机打开和关闭稻田中的供水和排水阀来自动调节水位,也大大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拜这些技术所赐,在今年3月至6月的耕作繁忙季,所有员工平均减少了两天的工作时间。日本红农协会常务董事Yuji Yamaguchi也表示:「农业的艰辛司空见惯,但以现有技术对农业所做出的改变,大大减少人力需求,这对未来非常有帮助。」
智能农业日渐成熟
早在2018年10月,洋马就已经推出了新型的自动拖拉机,利用创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精确的定位数据及机械技术来提高农场管理效率,同时也节省劳动力。
▲久保田自动拖拉机“SL60A”
这些技术的开发是为了解决近年来农业面临的各种挑战,其中包括管理更大规模的农场、劳动力高龄化及面对新进农夫所欠缺的农业知识。此技术一方面可缓和农业所需的劳动力,也可使农业耕作简单化。这反过来又能为农产品及作物带来附加值,例如大规模农业,提高作物质量和加强品牌价值。
日商Internet Initiative Japan(IIJ) 19日就宣布与台湾物联网业者奇邑合作,双方将在日本针对各种物联网领域提供LoRaWAN解决方案,包括室内到户外智能农业、食品卫生管理HACCP、车队管理及智能建筑等。
2017年时,IIJ就为利用物联网来协助农业降低管理稻田的水位,开发利用LoRaWAN技术来自动控制水稻田水位高低。
日本农业现况及智能农业的崛起
在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农业经营效益较不高,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高龄化加重,农业上出现了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与老年劳动力过剩并存的现象。
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和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务农,尽管这些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让些许青年返乡务农,但对于严峻的农业劳动力问题来说,新增的青壮年劳动力仍然是杯水车薪。
长期来看,日本少子高龄化的人口发展趋势将对农业劳动力造成伤害,加上青壮年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部门间的分布不均,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再者,农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成为智能农业发展的转折点,考量到现在智能农业的发展及未来优势,各个企业当然不会放过此商机,相信不久后农业机械自动化将取代大部分人力,来弥补农业劳动力不足。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