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最近,2019年国际空中机器人竞赛在昆明举行。经过三天的艰苦调试、技术防御和五轮激烈竞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队最终获得冠军,并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创造了南航多年来在比赛中的最佳成绩。这也是大赛自全球举办28年以来,首支任务发布一年就完成任务的中国队。
在该项赛事中,南航学子沉着应战,冷静分析,将无人飞行器设计、导航与控制以及人机交互、智能识别的学术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发挥协作精神和团队创新能力,从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在内的五个国家23所高校27所代表队中脱颖而出。
同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与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柏林工业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世界知名高校共同载入该赛事的光荣史册。
赛事背景
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始创于1991年,分美国和亚太两个赛区同步举行,每年举办一次,共同排名。至今已历经28年,已完成七代任务,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高校空中机器人挑战赛。大赛通过创造意义重大与有用的任务挑战来推动目前最先进的空中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而这些任务在提出时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而当其最终被空中机器人完成时,世界将为之受益。
大赛创办29年来,由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柏林理工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了八代从自动到自主控制逐步提高的智能高技术比赛任务。
本次大赛由国际无人机系统协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等共同主办。
南航团队由能源与动力学院盛汉霖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由来自能源与动力学院、航空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航天学院的15名同学组成。
盛汉霖老师在学生时代曾作为队长,参与了第六代任务,本次以指导老师的身份指导学生投入比赛、迎接挑战,从项目在南航航空特色科技创新基地立项评审到技术攻关实地试飞演练,团队成员日以继夜历时一年时间,攻克了非电子人机交互、机群交互等多项关键技术,勇夺全球第一的桂冠。
2019年的赛事为第八代任务,第一次进行人与机器的非电子手段交互,由四个空中机器人帮助人完成由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将无人系统、人工智能充分发挥与展示,意味着无人系统智能化技术更进一步。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