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在海淀区腹地农科院西路,深藏着一个1000平方米的机器人产业“5A景区”。
在这里,你能看到自己挑拣货物的机械臂,能喝到一杯完全由机器人制作的咖啡,能拥有一只可智能化陪伴自己的“机械狗”,能观赏到巨大复杂的仓储物流中心是如何无人化运作的……
珞石、遨博、钢铁侠 行业顶尖机器人各显神通
“现在我们左手边这个机械臂其实是汽车变速箱组装的一个场景,我们知道传统的机械臂如果没有力反馈的装置,它是很难完成这样一个需要尝试的工作,那如果给机械臂装上力反馈装置,它在组装变速箱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力的作用自行调整。”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总裁蒙洋介绍的这款机械臂,正是来自获得过“创客2019”一等奖的海淀企业珞石科技。
做技术创新文本上的“打头儿”字符,需手里掌握硬实力。珞石科技的高精度六轴机器人以其“易拉罐穿行”“红酒杯穿行”“随时开瓶盖”一系列“快的精准”炫技几度掀起了机器人圈技术热潮。
但事实上,珞石科技柔性协作机器人已经精耕细作到了汽车零部件、3C、五金刀剪、医疗等不同行业中的各个场景中。同时,珞石科技机器人还是一直耕耘于小米智能工厂幕后的神秘英雄,以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承担了小米手机的自主组装、测试、包装等工作。
在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展厅同样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正在穿针引线的遨博机械臂。说起遨博的故事还要把时间调回到2009年。当年,一家名为优傲的协作机器人公司在丹麦成立。这则消息引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魏洪兴的注意。作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他深知国内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晚,落后于国外几十年,想要“弯道超车”并不容易。而协作机器人国内外起步时间基本相同,背靠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加之我们能提供更加灵活便利的服务,更快的响应时间,协作机器人发展可以说是迎来了机遇期。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缜密的思考之后,魏洪兴拉起了一支创业团队,2012年研发出国内第一款协作机器人样机,2015年1月,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遨博智能”)在北京成立,魏洪兴担任董事长。
作为国内协作机器人领域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遨博智能的发展颇具戏剧性。它最早的投资者——盾安环境,也是公司的第一个客户。彼时,盾安环境旗下工厂因人力短缺不能饱和运转,遨博智能的出现正逢其时。2015年底,针对工业领域研发的i系列协作机器人批量走上生产线,有效缓解了盾安环境人手紧张的局面。此后,遨博i系列产品不断迭代成熟,被汽车、五金家电、机械加工、半导体等龙头企业广泛应用。
如今,在遨博现有产品线中,能看到越来越多各有专长的协作机器人,包括“小工”机床上下料协作机器人工作站、果蔬采摘机器人、餐饮机器人、咖啡机器人、奶茶机器人、理疗机器人……
在实地探访中关村机器人产业中心的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比肩电影里“钢铁侠”的钢铁侠机器人——ARTrobot。ARTrobot是一款仿人机器人,虽然身形高大,但四肢灵活,能够独立行走和作业。ARTrobot生产者钢铁侠公司财务总监胡春华告诉记者:“开始研究双足大仿人机器人,是因为之前国外同类的产品对华禁售,我们又看到市场的需求,所以从零开始研发。”
在国内双足机器人空白的环境下,要打造一个双足行走的小巨人并不容易。钢铁侠科研团队克服了机电一体化配合、结构设计、电气电子重重挑战。更是突破了机器人的驱动、控制器、传感器、通信模块、机器人的运动能力、运动脑等的核心底层技术。
据记者了解,与机械臂、小型人形机器人常采用的舵机部件不同,钢铁侠大仿人机器人采用电机驱动,再根据不同关节的活动能力进行优化和调节,最终让机器人走路类似于人的姿态。值得骄傲的是,去年3月,钢铁侠公司中标了国家机器人宇航员项目,此举不但开拓了空间机器人新的品类,也使得双足大仿人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从科研教学、活动展示提升到具体的行业应用。
构建机器人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
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展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汇聚了能够代表北京市机器人领域发展水平的前沿核心关键技术、产品,共划分为4个展示区域进行集中展示,遨博、珞石、华航唯实、极智嘉、精雕、软体等产业领军企业的最新机器人产品在这里荟萃。
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准确把握全球机器人产业前沿趋势和规律,面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建设的新型产业链集群孵化空间。
“创新中心是围绕着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我们充分发挥海淀的创新优势,动员和组织海淀区乃至北京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尤其是在机器人这个领域里的顶级科研团队,挖掘他们在产品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里的创新能力和核心能力。同时,我们对产业链进行处理,围绕着产业链当中各个环节现在紧缺的关键技术和未来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的关键技术,将高校的研发能力、企业的需求紧密地对接在一起,通过前期的产业集聚和概念验证计划,重点围绕着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当中的结合点,我们支持了很多相关的项目,并对能够真正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做了很多的工作,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说起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思路,蒙洋告诉记者。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继人工智能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今年政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在新基建分支中,又以人工智能最为引人瞩目。
除了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正蓬勃发展,在海淀,小米将在清华设立“小米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基金”、百度飞桨助力构建首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中关村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在人工智能领域,海淀区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在全市占比超过六成,占全国20%左右,形成了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布局。海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正以前沿科技为支撑,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
来源: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