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创达成立于2008年,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随时间推移,这一中国IT的中坚力量已逐渐低调升维为AIoT浪潮下的实干引领者。
作为MWC展会网红“黑科技”的幕后玩家、国内AIoT行业承上启下的关键集成商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更重要的是,透过上海MWC大会,我们
继2020年巴塞罗那MWC因疫情被迫取消后,时隔726天,我们终于有机会在上海亲身参加线下素有“小巴展”之称的上海MWC大会。与此同时,,希望能探讨寻找问题的答案。
▲创通联达副总裁杨新辉为我们解读公司产品和发展策略
戴上中科创达展台上的AR眼镜,能够在现实世界看到一层叠加的标签特效;佩戴装有3个智能相机的脖环,能在巡逻时非常便捷的传输周围环境的视频信息;360°视频会议产品、TurboX智能大脑平台、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智能驾驶舱4.5等解决方案都吸引了众多游览者观看、体验……
▲创通联达展出的360°视频会议产品、智能车钥匙等样品
这些展出的智能“黑科技”,都由中科创达及旗下创通联达公司在背后提供参考设计或基础方案。
创通联达副总裁杨新辉告诉,本次展出由中科创达和旗下子公司创通联达联合参展,展示的业务领域覆,而本次展出的则是,具体的技术形态涉及等多个层面。
▲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
杨新辉认为,今年上海。创通联达已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部署,业务涉及5G终端模组、解决方案、实验室验证等,并致力做物联网产业里面向5G终端一站式服务的提供商。
我们看到,在5G方面,创通联达展出了T55 SOM、T95SOM、T55 DK等核心模组、开发板;
而在边缘计算方面,创通联达本次展出的明星产品EB5边缘智能站也是5G创新产品形态,它融合了 5G+ AI+IoT 技术,是专为边缘计算应用场景设计和研发的一款产品。
在AI方面,中科创达展出了智能夜景降噪、HDR算法、AR背景虚化、双鱼眼环视拼接、视频防抖+畸变矫正、540°全景环视等多项自研算法。
▲AR背景虚化算法效果展示
在整个端到端的方向,创通联达展出了基于EB5等产品的面向智慧零售、智慧楼宇、智慧工业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的思路,体现在了本次中科创达及创通联达展出中的每个产品形态上。这些产品形态已经。
“端边云协同”成为当下AIoT产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杨新辉说,从我们的客户、友商、各种调研机构看到,大家都一致认可这一趋势。从基础数据来看,2020年全球整个物联网设备的连接数接近117亿规模,
在这种趋势下,正在向平台商发展,致力于做赋能。与此同时,则在碎片化的行业场景中获得机遇——面向垂直行业做创新解决方案。
杨新辉表示,创通联达AIoT团队在这一大趋势下的十分明确。那就是,面向头部企业提供服务,成为其生态中的一部分;,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模块,赋能长尾市场。
“大家都有机会,这个机会更鼓励创新,但这里头需要企业有绝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否则就会被淘汰。”
杨新辉解读到,具体来说,创通联达会坚持。,公司会做自己的产品或操作系统,提供基础设施;,公司选择与生态合作。,目前创通联达主要锚定7大垂直方向,包括智能相机、机器人、XR、IoT工业、边缘计算等。
▲创通联达AIoT业务概览
中科创达AIoT板块迅速发展背后,离不开一个“硬核”团队,那就是中科创达与高通2016年合资成立的——重庆创通联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实际上,创通联达是中科创达的IoT板块里面的一个子集,主要基于高通的处理器芯片和平台来做AIoT产品的产业化落地,此前主攻海外市场。。截至目前,创通联达已累计服务。
创通联达自成立以来已推出多款热门产品,本次在MWC展出的。
杨新辉说,EB5边缘智能站是一款平台类、基础设施产品,主要用在一些垂直领域做AI创新。比如在智能零售里做访客数据分析,在智能楼宇做入侵检测等。这一产品可以适用中小规模智能化应用,支持做客户场景定制化。
据悉,EB5能够支持 24 路全高清视频解码及多种 AI 推理模型并发,支持 5G,WIFI6,以太网等多种接入方式,内置智能边缘操作系统,可提供南向楼控设备、人脸抓拍机、网络摄像机、NVR等多种设备接入能力。
当然,EB5是创通联达众多产品中的关键一款,目前公司的产品矩阵已经非常庞大,已应用到多个垂直行业。
▲创通联达产品矩阵
探究其背后的技术基因,一方面是中国IT时代成长出来的企业给人的感觉更厚实,贴近客户、行业,且IT人才和经验积淀深厚;另一方面,是这代IT企业向国际学习、与生态合作的品质令人信服。这种基因使得IT一代的企业更能理解客户价值、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上海MWC展会上,中科创达携创通联达也展出了一系列视觉AI算法,展示了其在AI层面的深入探索和实力。
▲中科创达及创通联达展台上的视频防抖+畸变矫正算法效果展示
AI是AIoT时代最关键的底层技术之一,被认为将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那么中科创达如何看待AI技术对物联网产业的价值呢?
杨新辉认为,,在数据获取成本和商业闭环上都存在挑战。技术供给虽然看起来供不应求,但与产业需求却存在较大鸿沟,这需要AI从业者做巨大的前期投入。
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集成商、解决方案商逐步深入AI,另一方面AI创企、行业科技玩家也开始做集成商、解决方案,如何看待这一“边界不清”的现状?
杨新辉很坚定地相信AI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市场规模,但当下仍缺乏大量的需求,支撑这么多AI企业存在。这也导致一些以算法出身的企业开始做芯片、解决方案,主要因为不这么做就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但当他满足了客户需求,但这一市场的需求可能也非常小。
但杨新辉对AI技术的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表示,。比如,在人脸检票核验等场景已经出现这样的趋势了。
从杨新辉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因此,公司在AIoT时代下更具有自身主动性、灵活性。
,AIoT产业的发展进程和周期是开放、动态的。在意识到这种趋势下,中科创达选择主动积极地拥抱AI等新技术,与此同时又十分清楚在不同阶段自身的边界。
“我们的定位是希望不断迭代我们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并逐步成长为端边云分布式的智能系统专家,这个是我们未来5年的企业目标。”杨新辉说。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