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0-06-10 00:00:00 热度:

知行科技:本土Tier 1正迈向量产新阶段!

LX A i 中 国 网 Q

“前装、量产、乘用车”,在汽车ADAS领域,这几个关键词向来是跨国Tier1的“专属”。但兴起的智能网联浪潮,正在悄悄改变这种局势。

由于研发主体位于国外,国外ADAS供应商对国内主机厂需求响应速度较慢,其产品也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特色场景。这在传统汽车时代尚能被主机厂客户接受,但随着汽车产业逐渐智能网联化,ADAS国产化成为必然趋势,新技术为本土新型供应商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与跨国公司不同,国内企业产品会更加适合本土场景,如在城市交通拥堵时车辆的自动跟随功能。”知行科技CEO宋阳如是表示。

据罗兰贝格估计,全球ADAS的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增至275元。弯道超车的机会加之市场规模的庞大,诸多本土Tier 1由此诞生,他们正试图冲破国外Tier 1垄断市场的“枷锁”。

2016年,身份还是“博世中国智能驾驶研发部创始人”的宋阳意识到,新的市场机会已经到来。看到自动驾驶未来几年落地的可能性后,他离开了工作十多年的博世,于同年年底成立自动驾驶前装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目标客户锁定乘用车企。

在他的计划中,公司第一步是专注实现乘用车前装L2-L2.9级ADAS产品的量产,同时在更高等级自动驾驶领域投入研发精力,等待市场进一步成熟。

拥有超过15年的从业经历的宋阳对主机厂需求理解得颇为深刻。“质量、技术、价格,”他对汽车分析道,“客户关心得无非就是这几点。”而量产,一直是知行科技诞生以来不变的目标。

成军三年半,知行科技已形成L1-L4级自动驾驶系统与智能前视摄像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两大产品线的业务布局。其中,集成了L2级自动驾驶控制器的智能前视摄像头已获得国内某一线主机厂的量产定点项目,将于下月开始批量供货。

(知行科技L2级自动驾驶智能摄像头生产线)

谈及此,宋阳谦虚道:“运气比较好,获得多家车厂的L2级量产订单。”但对于一家中国初创ADAS企业而言,获得向来严苛的主机厂认可岂止是运气原因,知行科技的发展秘诀到底在哪?

“车规级”要求只是入场券

过去几十年间,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及稳定的供货能力,跨国Tier 1与全球多数车厂深度绑定,主导权极强。数据显示,汽车电子市场始终处于国际寡头垄断局面,70%的市场份额被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供应商所占据。

虽然智能网联为本土供应商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但初创企业想要改变现有供应链格局、跻身其中,仍非易事。

单单一个“车规级”就在前装领域卡掉了不少供应商。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批量生产的前提,而大批量生产,产品一致性更是企业面临的一个大挑战。以知行科技即将量产的iMo IFC 1.0为例,可单摄像头实现L2级自动驾驶,功能安全为ASIL-B等级,支持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也通过GMW3097电磁兼容标准和GMW3172耐久性测试。

满足“车规级”要求通常只是本土新兴Tier 1的“入场门票”,接下来还要满足不同车厂的不同标准。“每个客户对场景的认知不同,在满足行业通用标准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客户特殊的要求。”宋阳称,“知行科技能对车厂进行开放式联合开发,也能提供定制化方案。”

与此同时,随着智能网联趋势逐渐加深,价格与服务则成为主机厂另一点看重的因素。与跨国企业相比,本土Tier 1的优势在此刻显现。对于复杂的中国驾驶场景,本土企业理解更为深刻,满足主机厂质量要求后,也更能以高性价比获得后者关注。

在供应商行业深耕多年的他深知,满足主机厂的严苛要求并不容易,于是在公司成立之初便开始与主机厂紧密合作,此后双方持续进行合作研发测试。得益于前期积累,知行科技的技术开始向成熟产品转化。“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通过了多个主机厂质量审核。”宋阳称。

12下一页>

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 三菱综合研究所:2030年人工智能或导致240多万日本人失去工作
  • 微软CEO纳德拉:人工智能仍处于“大型主机时代”
  • 陆奇任百度COO主攻人工智能 短期或难助撑营收
  • 赢了人机大战的不是机器 而是我们自己
  • 人类下棋不如“狗”,以后可能炒股也不如了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