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8-07-12 18:05:27 热度:

1分钟知识锦囊 | 为什么学历不值钱,学区房却那么值钱?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原标题:1分钟知识锦囊 | 为什么学历不值钱,学区房却那么值钱?

1分钟知识锦囊是36氪的日更问答新栏目,旨在每天以一分钟为限,快问快答一个重要的商业问题。今天我们解答的是薪资相关的问题。如果你对近期的商业世界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锦囊负责找高手为你解答。

提问:@小隐

今日锦囊答主:未来可栖(微信ID:hifuturecity)

这首先是个稀缺性的问题。物以稀为贵,古今同理。

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的连续扩招,大学录取比例已经从1977年的5%持续上涨了40多年。原先参加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10个高考生中有8个都能被高等院校录取。

每年,全国几千所高等院校都能签发出七八百万个“学历”,年年都是“最难毕业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历“贬值”不言而喻。

如果说学历是批量输出,学区房则是限量发售。

尽管义务教育倡导的是教育资源平均分配,但由于重重因素,不同学校间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上的显著差距。前几天,北京中考成绩高分段数据出炉,“西海东”三区优势依旧明显。尤其是当“多校划片”政策实施之后,为了避免被分到“差学校”,对口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学区房”愈发受家长热捧。

其次,这还是个经济性问题。

学历再好,带来的价值是个人日益增长的学识和人脉,没办法参与交易和转接。而学区房不仅是一张“获得良好教育机会”的入场券,更是一份利率极高、稳赚不赔的“好理财”,交易流转之间就能获取溢利。在买房这种大项消费上,因为决策成本很高,所以除了当前房价之外,未来的可置换性也应该是被涵盖进来的因素,某种程度上,它也被折算体现在当前房价里。

“学区房”在手,不怕有价无市,更不怕没人接盘。出于学区房的重复利用性,购房时的投入,往往能在孩子享受完学区入学政策之后,转手便能卖给下家。

“接盘”的不仅有二胎政策后增长的新生儿,还有大批涌向北京的外来人口,这让对口优势教育资源的“学区房”不愁下家,也让资本呼呼地涌入其中。

不过,学区房也好,学历也罢,都是父母竭尽全力为孩子准备好的人生路上的“铺门砖”和“垫脚石”。路铺好了,能创造出多大价值,还得看真正走路的人。

AI中国网 https: //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