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樊俊卿】近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受到广泛关注。这座生态城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距离天津市中心40公里,占地30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一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型和谐社区。
在走访中不难看到,中新天津生态城引入了大量的智慧城市、5G等高新技术,从城市治理、市区施工建设、居民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着手,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服务水平。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工地建设项目不断推进,将包括建筑工人人脸识别入场、无人机智能自动巡查、5G智能巡检眼镜远程视频“专家会诊”、塔吊黑匣子防碰撞实时在线在内的硬核科技手段带入现代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传统的建筑工地带来智慧转型与升级。
作为示范性项目的“50号地块”正规划为一所中学的建设场地。在这个工地中,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门禁系统可以实现对人员的精准管理。入场人员在通过实名制验证通道时,LED大屏上会显示入场人员信息,以及施工现场人数变化情况和工种情况。当系统核实人员信息准确时,入场人员可顺利进入施工现场,否则,系统会自动拦截。
在这处建设工地上,工人所佩戴的安全帽都嵌入了定位芯片,项目管理团队可以通过相应的终端设备实时查看每个关键岗位人员的具体位置,做到人员准确调配。此外,项目管理团队还配备了5G智能巡检眼镜,当管理人员微微眯起左眼时,右眼的屏幕就能实现远程高清视频连线。依托于5G技术的高速特性,两部5G智能巡检眼镜间的通信达到了无延时、高清晰度的特征。利用这只“千里眼”,轻松实现了专家远程视频“会诊”。
而在“无废城市”的试点建设中,中新天津生态城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建设优势,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季景兰亭小区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点可以看到,整个生态城内的垃圾分类数据都在显示屏上一一陈列。某户业主某天投放了什么种类的垃圾、每种垃圾重量多少都清晰可查,而这样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点在生态城中共设置了65处,打造出19个垃圾分类精品小区。
利用这些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点收集上来的大数据,城市管理部门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当前每个小区的垃圾囤积总量及各项垃圾的分类情况,合理规划垃圾清运及资源回收等城市服务工作,为破解传统垃圾分类难题提供新思路。
据介绍,自2019年5月投入运营以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已汇聚建设、环境、城管等19个部门的近12亿条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整理,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今年,中新天津生态城新增了“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无废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两大板块,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停车场的空余车位、智慧消防栓的点位分布、智慧电梯等设备设施的分布等信息都将在平台上实时显示出来,为城市管理与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对数据汇聚平台的优化升级,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城市大脑”计算能力进一步提升。此外,利用时空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计算技术,可以对城市通勤、交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题分析,为城市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