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我们的关键词主打的是‘科技’。”近日,Comper创始人杜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做健康管理的思路来做服务,所以,Comper想要卖的不只是设备仪器,还有精准化的服务。
据报道,天猫大盘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份,天猫平台家用美容仪产品累计交易额超过50亿,同比增长50%。其中仅11月单月交易金额就达到了15亿,同比增长幅度高达71.3%。但在巨大的国内市场之下,消费者品牌认知度较高的品牌前三名全部是国外品牌。
在杜涵看来,这恰恰是给了国货美容仪一次巨大的机会。“先行品牌已经做了大量的市场教育工作,且国内市场还在高速发展中。”
蓝海市场
“市场的成熟度、消费理念的差异等原因,导致国内美容仪的渗透率较低。同时,早些年国人的意识达不到,以及在技术层面,也还有待完善,导致很少有国内消费者愿意去尝试。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加上短视频以及长视频的火爆,更多的消费者对美容仪的原理以及自身的需求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多种因素的集合引发了美容仪市场的爆发。”杜涵认为,认为美容仪赛道变热的根本原因是技术的成熟和消费者理念的变化,悦己消费释放出了巨大潜能。
资料显示,Comper是以母婴赛道作为切入点,先后发布了智能胎心仪、智能红外额温针等产品,并走在天猫和京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2019年开始,Comper美容仪产品就已经在海外Kickstarter平台上进行了众筹发布。
杜涵表示,虽然美容仪和母婴产品赛道不同,但本质还是要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做健康管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未来三年,我们就专注做女性家庭场景下的医疗级美容仪,可以说是更聚焦了。”
另外,提到导致今年美容仪行业受到资本市场关注的原因。她向记者解释称,“一方面,去年李佳琦的直播间做预售,当天卖了6亿多元人民币的美容仪产品。另一方面,去年的双11期间,薇娅和李佳琦的直播间里面,坑产(所在平台坑位的交易额)最高的也都是美容仪器,所以让很多投资人对美容仪赛道变的特别感兴趣。”
杜涵还指出,欧美美容仪的市场渗透率在20%左右,而日韩能够达到15%左右,但在国内这一数字只有0.5%。在她看来,家用美容仪行业未来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可能成为一个超大体量、持续高增的潜力蓝海市场。
关键词:科技思维
据介绍,Comper产品主要由智能硬件、智能软件和AI人工智能系统组成。用户使用 Comper 智能医疗硬件在 Comper健康等APP管理自己的健康数据,通过Comper云医学数据平台管理全家健康状况,将个人生理数据应用于智慧医疗服务体系中,实现远程健康管理。
“相比较欧美市场,国内美容仪市场还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需要真正了解国内用户的需求。”杜涵告诉记者,现在整个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消费者不知道怎么去选美容仪,各种产品之间的差异在哪,哪一个适合自己,没有一家品牌去回答消费者的疑问。因此,在售卖产品的过程中,Comper想打破行业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隔阂,用科普的思路来进行推广。
她还强调,在与网红博主合作直播的时候,Comper会要求将产品的技术、如何解决皮肤问题,以及产品是否适合自己讲解清楚。另外,Comper还会和专业的医生合作,去做一些科普。“短期的小目标里,我们希望把这个APP做成一个女性科技护肤的发源地,不想把它商业化,更多是给用户一个尽情讨论的空间和平台,比如怎么去用有限的预算让自己的脸的状态变更好,以及怎么用科技的力量让自己少花钱办大事,所以,Comper在做的更像一个内容的交流区和聚集地。”
家用:大设备“变小”
“手机的技术门槛高吗?真正带来价值的是产品设计和服务。”采访中,杜涵用手机产品举例来解释家用美容仪产品的技术门槛。“我觉得不高”。
她进一步指出,在目前的美容仪产品中,Comper美容仪是唯一做了内外双温控的产品。“射频类的仪器要做到医用级的有效,需要定向加热真皮层达到足够好的稳定性才能刺激胶原蛋白生长,这和医院的热玛吉是一样的原理。可是应用到家庭场景里面,消费者的手法和操作并不能像专业的医护人员那么可控。那么大设备做小,对安全性的要求就更高。射频的原理是定向加热到皮肤的真皮层,它需要达到66度高温才可以,而表皮超过42度以后就算烫伤了。”
“与一般家用美容仪不同的是,Comper美容仪通过特有的内外双温控技术真正做到了对手法无要求以及傻瓜式操作,当皮肤温度近42度的时候,可以通过算法会将功率减半或者停掉。”杜涵表示,在科技与服务方面,Comper美容仪另一独特之处是开发了与设备可以连接使用的智能管理APP,可以因肤定制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在做美容仪的商家中,目前只有Comper按照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做健康管理的思路来做服务。总体而言,Comper想要卖的不只是设备仪器,还有精准化的服务。
在Comper的理念中,就产品层面来看,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带来的是更好的用户粘性。在传统的美容仪市场中,一直让消费者头疼的一个问题是,美容仪买回家,使用次数并不多。而在APP上不仅可以让用户看到使用进度、监测效果,还能起到使用提醒的作用。杜涵透露数据显示,其用户每周平均使用美容仪3.8次,平均用时13分钟。
“我们想用科技产品的思维来推广美容仪,让每位女性的化妆台前,都有一台医疗级的美容仪。”最后,杜涵说道:“赚钱固然是很重要,但我们更要做长久的生意,前期的研发、用户的教育以及品牌的建设缺一不可。只要这样,才能在美容仪小家电产品中实现突围,整个行业才会一起做得更大。”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