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美国空军刚刚成立的快速维护办公室计划在2020年将使用预测性维修技术的飞机数量增加两倍。
美国空军计划在 2020 年将使用预测性维修技术的飞机数量增加两倍。
美国空军于2019年启动了增强型基于状态的维护 (CBM+) 项目,通过传感器和算法收集数据,以确定哪些武器系统部件需要在失效前更换,目标是采取积极主动的维护策略提前维修,而不是坐等零部件损坏再予以维修。美国空军希望以此节省维修成本,同时保持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
截至2020年5月14日,快速维护办公室对B-1、KC-135、C-5、C-130 和 F-15 等飞机进行了预测性维修,并希望到9月底将维修范围扩大至B-52、C-17、AC-130J、MC-130J、CV-22、HH-60、 RC-135、MQ-9、F-16、RQ-4、A-10 等多种空中平台和“民兵 III”洲际弹道导弹。美国空军还与 C3 人工智能公司合作,为E-3飞机提供预测性维修,将计划外的维护工作量减少了近30%。到目前为止,快速维护办公室已经节省了6800万美元的维修费用。
美国空军发言人达里尔·梅耶表示, 到2022财年结束时,除了那些即将退役的平台,所有空军平台都应该采取某种形式的预测性维修。快速维护办公室计划在未来5年里,每年新增10~20种平台的预测性维修,每个平台启动预测性维修大约需要300万美元,而维持这些工作需要150万美元。
此外,美国空军还为地面保障设备和机库制热 / 冷却系统开发了数据驱动的维护模型,探索如何在飞机以外的领域应用预测性维修技术。
美国空军表示,很多人认为预测性维修的难点在于分析,但早期阶段并不是这样的,获取有用的数据 ( 既有基于传感器的数据,也有基于记录的数据 )也是一项挑战,对供应和维修体系也是一项挑战。美国空军对分析技术的需求确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但这不是预测性维修的限制。
不过,最初的几个试点项目表明, 人类的洞察力对理解这些数据至关重要。梅耶表示,数据需要与项目专家的分析结果相平衡,还要从企业层面考虑预测性维修体系。比如,看起来像是很适合进行预测性维修的零部件,最终往往不能只对其进行维修。有时,当一个预测性维修计划启动时,供应链无法满足新零部件的需求。因为在零部件失效前将其移除,会导致零部件需求激增( 如果现有的库存周期很长 ),而且还需要特定的维修程序进行大修,而不是仅仅修复快要损坏的零部件 ( 毕竟它们还没有坏 )。
美国空军表示,人工智能技术、 机器学习技术、大数据技术是缩减和重新利用劳动力的关键,但也不意味着CBM+ 的结果是减少维护人员。梅耶补充说,从概念上讲,预测性维修确实会减少计划外的维护工作,美国空军希望这能够带来积极的价值。然而,目前还不清楚预测性维修是否能够减少劳动力需求,而只能够确定计划外的维护工作会转变成计划内的维护工作,只能转移而不一定减少劳动力需求。
AI中国网 https://www.cnaiplus.com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