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方网2020-05-13 22:55:00 热度:

“90”后博士和他的机器人:津产“变形金刚”来了

LX A i 中 国 网 Q

原标题:“90”后博士和他的机器人:津产“变形金刚”来了

会跳舞、会变形,这还不算什么,还可以外加很多传感器,进行二次开发,兼容各种主控,参与抢险、勘探、救援等作业……这样的机器人您见过吗?“90后”张春松和同伴们研发的变胞机器人就有这些本事(变胞机器人设计创造的灵感都来源于大自然,变胞的含义是能让机器人的结构在瞬间发生变化,就好像生活中的“变形金刚”一样)。

“2019年我们卖出了137台变胞机器人,也算是一次试水。2020年1月正式入驻南开区博创园。今年春节前与5家代理商企业签约,春节后受疫情影响全部转为线上洽谈签约,一共签约了22家代理商企业,预购了400多台变胞机器人。”天津市大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松告诉记者。

到底是什么样的单位会用到这些变胞机器人?“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中小学校、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中小学购买机器人主要用来进行人工智能教育,本科和高职除了人工智能教学之外,还需要做一些科研和实训功能的二次开发。”张春松告诉记者。

“现在国家对于人工智能投入比较多,大量的高校建设人工智能学院,还有很多学校建立机器人专业,需要机器人教具、教材作为教学支撑。针对不同学生要给机器人编程,编程的方式又有区别,还要体现出学生对编程语言的学习以及对于机器人算法学习的深度,这些因素我们都考虑并且融入到了机器人的设计当中。”

除了变胞机器人,大然公司还有一款核心产品——伺服舵机。这个是作为机器人身体构造中的关节来发挥驱动作用。购买伺服舵机的企业有些是制造商用机器人,有些是用在仿真机器人上。

说起跟机器人的缘分,不得不提到张春松读硕士的时候。他们团队研发的机器人参与过一个创业比赛,受到投资人的青睐。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给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张春松看到了人工智能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张春松的导师是变胞机器人的创始人,2015年获得了一笔风险投资便开始创业。以机器人为核心的创业路就这么一路走了下来。

2015年张春松他们研发的变胞机器人首先有了完整的外形。随后这几年,他们将机器人的舵机、CPU等核心部件自主化,机器人本身的运行程序、用户在电脑或者手机上操控的软件也实现了自主化,加上产品的资料说明书以及教学课程的完善,变胞机器人软硬件均完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身份认证。

南开区博创园是专门为博士生打造的创业平台,在这里,大然公司与政府离得更近了,获取信息和政策对接更方便。现在博创园里引进的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的企业,跟大然公司的产品可以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对接。在博创园内就可以实现一些合作。

张春松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与博创园内的2家企业有了合作,一家做管道排污机器人,一家做轮椅机械手。博创园为我们提供了房租减免政策,人才方面的政策还没来得及对接。”

大然公司团队10个人中,主体是天大机械学院的同学组成,包括两名博士和八名硕士,除一名学长外其他人均为“90后”。人工智能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张春松和团队打算下一步把变胞机器人舵机的性能再提高一些,应用到特种行业里去,比如作业环境复杂的探测机器人或者义肢生产等领域。“我们还与华为云等一些大的品牌进行合作,目前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科技公司也有合作。”

“像一棵海草,海草……”变胞机器人可以随着这样的音乐变形起舞。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目之所急它更大的本事将产生让人惊叹的影响力,因为人工智能科技将无处不在。(津云新闻记者吴宏 摄影吴涛)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