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各地中小学相继推迟开学,学生学习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直接推动在线教育需求爆发。行业火热背后,哪种在线教育模式更具有可持续性,如何兼顾用户学习效果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些都是从业者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
青少儿在线教育品牌vipJr母公司麦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正大博士“从线下转线上,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杨正大博士认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加速行业洗牌。他把目前的在线教育归纳为四种主要形态:一是工具型产品,例如用户下载APP背单词;二是大班形态的直播或录播课,即所谓的公开课;三是在线一对一,有真人老师为学员做指导;四是在线小班课模式,即一位老师同时指导二到六位学员。
“前两种模式互动性很弱。过去,很多人理解的在线教育是大班课,但实际上大班课只是辅助型教学,并没有弥补线下课堂‘千人一面’、个性化不足的缺陷。而且大班课是没有进入门槛的,当一个行业没有进入门槛时,从经济学上讲的话,基本上边际利益为零。”杨正大博士分析,目前行业正在经历用户认知升级,这将促使在线教育被重新定义,未来会以真人互动为主。
对比一对一和在线小班课,二者都具有真人互动属性。那么,哪种模式更符合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杨正大博士的观点是,在线小班课是未来主流。
杨正大博士解释说:“我们做了20年的在线小班课,选择在线小班课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小班课里的孩子水平都差不多,且人数少可以做到个性化。从课堂效果方面讲,学习需要比较和竞争,但是一对一缺乏这样的场景,老师上课能够使用的工具或是一些技巧就比较有限。”特别是低龄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同伴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启发,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和良性竞争,课堂效果更佳。
一组数据为杨正大博士的观点提供了注脚。行业研究表明,在小班课的学习形态中,零基础和中低水平学员的学习效率、效果要比一对一好超过10%。通常情况下,学员每提升1个等级的英语水平,小班课需要20节课,而一对一需要22节课。
“在线教育行业内,vipJr应该算是唯一做小班课成功的,并且也是非常成熟的。”杨正大博士透露,vipJr的毛利率是同业的将近两倍,其中的诀窍是有人工智能加持的演算法。“小班课难做,对学员要做到个性化、动态配班,做成功有很高的技术门槛。”
早在2005年,vipJr自主研发了DCGS动态课程系统。通过多达128个标签,DCGS系统能自主帮助学员依据兴趣、背景、能力等特质量身定制课程,还会根据学员自我测评、老师评鉴等相关参数,实时动态调节学员所学的课程,达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教学安排。
“vipJr不仅可以帮学员匹配到互动最好的同学、教这堂课最好的老师,我们也在教学上面做了很多实时的支持,譬如可以在课堂互动中收集到每位学员提问题的内容、提问题的次数、跟老师互动的频率等维度的信息,帮助实现师生双方更好的匹配。”杨正大博士举例说。
杨正大博士特别强调,人工智能落实在教育领域,要体现在实时教学中的个性化。他说:“教学应当从过去的经验驱动变成数字驱动,孩子的声音、表情、语速等都可以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实现科技驱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是vipJr小班课持续在做的。”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