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网2020-06-28 08:16:00 热度:

无人机空投救生圈,8分钟搭好一座桥,武汉防汛很硬核

LX A i 中 国 网 Q

长江网6月26讯 当前,湖北省进入防汛关键期,长江网记者发现,在武汉防汛一线库房里,除了准备了沙袋、铁铲、救生衣等防汛“老三样”外,还有众多被称为“防汛神器”的高科技装备。

救人

机器人游水救人,无人机空投救生圈

空中搜寻的无人机发现河流中央有两人落水,现场指挥部调度武汉警备区携冲锋舟展开救援。一个外型像小艇的水上机器人在操作手指挥下,快速下水,仅用5分钟就将两人营救上岸。这是武汉市2020年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中的一个场景。

据操作者易瓦特救援队工作人员介绍,当有人落水或被洪水围困在江心洲,将这种救生机器人投入水中,操作手可在岸上用平板电脑或控制器指挥它快速到达指定地点救人。除了救人,它还可以运送救援物资。

和救生员相比,水上救援机器人不仅速度更快,一次救助的人员也更多。它的载人浮力达到200余公斤,落水者可以抓住它两边的绳子,或是趴在它的顶端等待救援。因不用救援人员下水救人,可最大限度减少了救援人员的伤亡。

在综合演练中,另一个抢眼的设备是救援无人机,它不仅能通过航拍将抗洪现场的实况传送给地面接收站,还可通过操控,将救生圈等救援装备快速精准空投到被困人员手中。

排涝

“龙吸水”一小时可抽干3000立方米的水

在防汛抗洪中,排涝是一项重要工作。据中国安能救援队三大队大队长郭亮介绍,有一种人称“龙吸水”的移动应急排水设备,1小时可吸排渍水3000立方米。

而且,这个如同变形金刚般的庞然大物机动性很强,抽出的积水可以泵送到几百米外的区域,只需要三个人就能在十分钟内架设完毕,用一台手持式遥控器就可以操纵。据了解,“龙吸水”垂直供排水抢险车,已正式入列我省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基地,备战今夏汛期。

配合“龙吸水”,还有一种排水子母“战车”。母车外形像普通抢险车,里面藏一台小型履带车。在一些急需抽排积水的狭小空间,小巧的“子车”可以在积水和泥泞中顺畅前行,360度旋转,甚至涉水两米多也没问题。

抢险

直升机空中来救,“舟桥”8分钟搭好

在新洲区举水河举行的防汛抢险救灾综合演练中,一架M-171直升机不到20分钟,解救8名受困者。

在驻鄂武警某部交通第二支队三大队野外驻训场,连日来,10余个水上应急救援的课目正在如火如荼展开训练。

在训练现场,一辆近40吨重的硬质机动路面车驶上动力舟桥,在水上驶向指定区域,冲锋舟编队跟进航行。同时,水陆两栖全地形车也深入水中进行人员转移训练。动力舟桥操作手岳斌介绍道:“舟桥宽8米,单舟长10米,从放舟、下水、拼接,可在8分钟内完成,能搭载大型抢险机械和人员,实现水上快速机动转移。”

现场指挥员龙尚浩介绍说,之前,抗洪抢险救援只能依靠消防员冲锋在前,如今该批特种装备作为新型救援力量,凭借优良的机械性能,正成为新时代应急救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记者李慧紫 通讯员田端磊 余凯 刘普华)

【编辑:张靖】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