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无人机作战已经成为中东等战场的一大特色,从民/商用的小型无人机到中大型的军用无人机均得到广泛灵活应用,无人飞行载具(UAV)成为不对称及游击战中最重要的装备之一;而从目前军用无人机的扩散及其于中东等战场之运用,更可窥见未来战争特性。比如2019年8月3日,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GovernmentofNationalAccord,GNA)击落我国制"翼龙2型"军用无人机。而不久前又传来了中国"翼龙2型"通过打击地面场站,摧毁了多架叙利亚政府军使用的土耳其制造之BayraktarTB2型无人机的消息。
我国主要无人机家族翼龙及彩虹
随着装备扩散,近年来在各种冲突中皆可见军用无人机的身影。例如目前对峙中的美国与伊朗,皆曾击落对手的军用无人机;在高强度冲突中,中大型军用无人机也已扮演重要角色:2015年以来的也门内战中,包含阿拉伯联军及也门胡赛组织(Houthi)等皆广泛运用军用无人机,而无人机与弹道导弹更可称为胡赛组织之战略武器。在2019年4月重启的利比亚内战中,无人机更是其空战要角,联合国承认的GNA得到土耳其等国支持,装备土耳其制军用无人机,而对手"利比亚国民军"(LibyanNationalArmy)则有阿联酋提供之我国制军用无人机。
中东的战事有效发挥了军用无人机的战场潜力,真主党与胡赛组织等团体运用廉价无人机渗透优势对手之领空,后者更在2019年5月发动距离长达800公里的无人机精准袭击。这些战例显示无人机是中东军事安全的重要议题,并使"廉价"(相较于传统防空导弹)的反无人机系统开始出现。
在前述武装冲突中,能广泛见到我国无人机技术的身影。据可靠消息,我国已将多种型号的无人机如"彩虹"系列及"翼龙2型"等,销售给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约旦等中东国家。
近年军用无人机在中东及北非的大规模运用,进一步显示无人机在未来战场的可能性,尤以也门胡赛组织以无人机发动的攻击为甚。在胡赛组织运用下,无人机仍可一定程度渗透拥有现代防空系统(如爱国者导弹等)的阿拉伯联军,对重要目标发动袭击、并给对手造成较大损失。尽管沙特阿拉伯已击落多架胡赛组织的无人机,这些袭击仍然显示了无人机对于现代防空系统的渗透能力,同时高价防空及反导弹系统用于拦截廉价的自杀无人机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被称为"看起来最恐怖(scariest-looking )"的无人机,彩虹-5
因此,未来进一步部署价格合宜、能有效侦测并对抗无人机之防空系统将是迫切的需求。另外,无人机攻击防空导弹阵地以掩护后续行动,也是未来战场上之可能状况。胡赛组织在2018年2月23日发动攻击后,宣称以无人机集群摧毁阿联酋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及其陆军于也门之司令部,阿联酋官员则宣称胡赛组织以伊朗制无人机对爱国者导弹雷达系统发动攻击,阿拉伯联军的报告并未显示其击落来袭自杀无人机。这些状况显示,各种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对高价防空系统确具相当的威胁,类似战例值得进一步关注。
美国政府虽在2018年时已宣布将放宽、并促进出售军用无人机予盟友及伙伴国,但是目前仍难以确定何时会完全落实此政策。因此性能不错,价廉物美且在购买及运用上无太多限制的我国军用无人机,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持续扩大市场,既可我国加强与中东国家在军事上的纽带,又能持续验证我国军用无人机的操作及战场运用。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