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海底电缆分布图
互联网是由海量的代码组成的,这些代码在世界各地“移动”,从纽约到悉尼,从香港到伦敦,通过海底电缆来回穿梭于各大洲之间。
迄今为止,已经有近120万公里的电缆将各大洲联系起来,以满足我们对通信和娱乐的需求。各大公司通常会集中资源,在海底电缆项目上进行合作。
但是现在谷歌“不走寻常路”,开展了第一个将美国和智利连接起来的海底电缆项目。而智利是谷歌在拉丁美洲最大的数据中心所在地。
负责谷歌海底电缆项目建设的Jayne Stowell介绍说:“人们往往认为数据在云中,事实上它们都在海洋里。”
海底电缆铺设是一个实施严格且耗时的过程。一艘名为“耐久号”(Durable)的长约139米的船最终将把电缆送到海上。但首先,电缆是在新墨西哥州纽灵顿(Newington)附近的一家大型工厂内组装的。这家工厂有很多专业的机械设备,用来维持电缆的张力,并将其包裹在保护层中。
最初的电缆是一簇簇细小的玻璃纤维。激光通过光纤技术将数据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送入电缆中。数据在到达陆地并与现有网络连接后,就会传输到用户手中的设备上。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现在主要通过Wi-Fi、入户光纤等方式使用互联网,但这些系统最终还是与海底电缆连接起来,其能迅速将信息传送到大洲或大洋彼岸。
在制造过程中,电缆穿过喷气发动机大小的高速轧机,将光纤包裹在铜质套管中,而铜质外壳会将电力输送到整条线路,以保持数据的流动。根据电缆的布设位置,随后还会在其中添加塑料、钢材和焦油来抵御不可预测的海洋环境。当制造完成后,整条电缆的粗细程度将会和花园里用的厚软管差不多。
经过一年的规划,工作人员绘制出了一条避免水下危险的电缆线路,但这些电缆仍然要承受大电流、岩崩、地震和拖网渔船的干扰。每条电缆预计可使用25年。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