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6-06-22 12:11:00 热度:

【对话】“中国科幻之父”刘慈欣 预言AI未来20年

LX A i 中 国 网 Q

  从凡尔纳到美国科幻黄金时代,人类早期的想象指导着人类科技的演进。“世界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早在19世纪便创作了《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月球旅行》等大量优秀科幻作品,而小说中描述的潜水艇、直升机、霓虹灯、导弹、坦克等科技产品,如今都已经成为现实。

  为此,百度公司启动了“凡尔纳计划”,通过百度尖端技术与科幻作家的碰撞,让科技更具想象力。该计划已经邀请了包括“中国科幻之父”刘慈欣、DavidBrin、刘宇昆、姚海军、陈楸帆在内的国内外未来学及科幻领域的顶级研究者

  为了更好地落实“凡尔纳计划”,近日,应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AndrewNg)之邀,刘慈欣参与录制了以《未来人工智能20年》为主题的对话节目,这也是刘慈欣正式加盟百度“凡尔纳计划”后的首次公开亮相。两位嘉宾与主持人梁冬在此次对话中畅聊了未来20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与科幻的碰撞,以及AI的发展趋势和在驾驶、金融、医疗、教育、家政、等场景的落地应用。

 

  AI可能会改变社会结构但大可不必担心“人工智能威胁论”

  节目中,主持人梁冬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人类不需要懂鸟,也能发明出飞机。”这个比喻可以类比到人脑与AI的关系上,即“我们不需要完全理解大脑怎么运行,人类也能发挥出另一套智慧体系。”对此,吴恩达表示,人工智能所研究的神经网络与人脑的关系实际很少,因此人工智能的学习不必依赖于研究人脑如何运行,从中获得灵感即可。

LX A i 中 国 网 Q

本文网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报;合作及投稿请联系:editor@cnaiplus.com

AI中国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